武王向太公询问任命将帅的仪式与原则。太公提出,国家危难时,君主需在太庙仪式中通过占卜、斋戒、授甲等流程,将象征权力的斧钺交给主将,并强调将帅需遵循“见虚则进,见实则止”等治军原则,与士卒同甘共苦以凝聚士气。主将接受战场指挥权后,需确保作战不受君主干预,方可实现“上不制于天,下不制于地”的专一作战目标。
魏文侯任贤不疑的案例印证了这一理念。他任命乐羊为将讨伐中山国,面对三年苦战与国内流言蜚语,魏文侯始终未动摇信任,将诋毁奏章封存匣中。乐羊最终灭中山国,凯旋后方知君主支持的重要性。此例凸显君主信任将领对战场胜利的决定作用。
太公与武王总结道,战场独立指挥权力是制胜关键。若君主干预决策或受流言影响,将导致将帅疑虑、士气涣散。唯有遵循“军令皆由将出”原则,才能实现“兵不接刃而敌降服”,最终保全国家安宁与五谷丰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