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目

天地之始--道德经

主播: 辰子路
最近更新: 2天前时长: 22:01
名家经典散文◎辰子路
扫码下载蜻蜓app
听书/听小说/听故事
4.5亿用户的选择
节目简介

# 道的哲学核心

# 无的混沌状态

# 有的万物生母

# 玄的深奥本质

# 妙的微观构成

# 明的概念局限

# 道的自然法则

# 道的辩证统一

# 道的宇宙本源

# 众妙的生成根源

《道德经》首章以“道”为核心展开哲学论述,提出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的命题,强调道的不可言说性与超越性。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,既是宇宙本源,又是万物运行的规律,其本质需要通过无、有、玄等对立统一的概念辩证理解。
“无”指天地生成前的混沌状态,“有”则象征万物的孕育开端,两者同出而异名,共同构成道的原始属性。通过“常无欲”可观察道的精微奥妙(妙的微观构成),通过“常有欲”可把握事物的边界规律,二者统一于道的辩证统一关系中。
“玄”被描述为深奥不可测的本质,既是道的存在形态,也是万物演化规律的终极体现。老子以“玄之又玄”揭示道的层次性,认为其作为众妙之门,是万物生成与消亡的根本法则。文中同时指出语言和概念的局限性(明的概念局限),强调需通过抽象思维超越表象认知。
关于道的哲学属性,存在唯物与唯心的争论。部分观点认为道是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(道的自然法则),具有客观性;另一派则视其为超越物质的精神本体。韩非子等学者提出道与物的二元性,认为道既是万物存在基础,又是规律集合体,与《易经》阴阳思想相通。
最后,文本结合现实探讨道的实践意义,主张敬畏自然规律(道的宇宙本源),顺应环境变化,坚守道德准则。通过历史案例说明遵循道的重要性,强调个体行为需与道的规律相契合,方能实现社会和谐与个人精神升华。

评论
还没有评论哦
回到顶部
/
收听历史
清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