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,重庆鹅岭地下管网施工中意外发现一座清代碗墓,其墓室结构由2000余只青花瓷碗以拱形堆砌而成。这些瓷碗工艺精致,直径约16厘米,碗口上下交错咬合,并用糯米浆粘合材料与三合灰墓室涂料固定。此类特殊墓葬形式罕见,体现了清末厚葬习俗中民间丧葬攀比的风气。
从明朝至民国,厚葬习俗盛行,富户通过豪华墓葬彰显财力。清代墓葬尤其注重细节,普通家庭难承担碗墓成本。鹅岭碗墓虽规模较小,但用料考究,显示墓主家底殷实。然而,该墓早年遭遇盗墓事件,陪葬品已被洗劫一空。
类似墓葬在四川平昌、达州也有发现。2013年,平昌白镇出土两座紧邻碗墓,墓室由4000余只青花瓷碗及酒杯搭建,推测原规模更大。2005年达州凤凰山发现的清代碗墓最为豪华,墓主使用8000只釉彩瓷碗,碗底统一带鸡心眼纹饰,并以石灰、糯米、桐油混合粘合,堪称瓷碗工艺与财力的极致展现。
碗墓的建造既反映清末民间攀比心理,也印证了特殊建材如三合灰的应用。这类墓葬虽耗费巨大,但因结构脆弱且易被盗掘,多数未能完整保存,成为研究清代丧葬文化的重要实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