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3年9月,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发生一起报童失踪案件调查。12岁报童丹尼在送报途中失踪,次日尸体被发现全身赤裸且有多处刀伤,FBI介入后确认此为男童虐杀案侦破。通过分析抛尸地点及犯罪手法,FBI警探运用罪犯侧写心理分析,推断凶手为体型瘦弱、首次作案的白人男性,并警告其可能再次犯案。
同年11月及12月,又有两名儿童遇害,案件升级为儿童连环杀人案模式。FBI通过FBI犯罪心理分析锁定凶手特征:独居、有车辆、失业且对社会充满怨恨。1984年初,警方依据侧写排查出嫌疑人约翰·丘伯特,并在其家中搜出血迹绳索和猎刀,最终确认其为连环杀手。
约翰承认以撞车、谎称救助等手段诱骗受害者,并实施虐杀。其变态犯罪动机分析揭示其童年经历:母亲虐待、校园霸凌及成年后失业、失恋等童年阴影犯罪关联,导致心理扭曲。1984年12月,法院以恶性案件社会影响重大为由判处其死刑,但执行拖延至1996年。
案件凸显FBI通过连环抛尸地点特征与行为模式破解复杂案件的能力,同时引发对死刑判决执行争议及犯罪心理成因的深度探讨。尽管凶手经历值得同情,但其残暴行径被视为对司法底线的挑战,最终伏法为案件划上句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