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6年1月19日,南京发生震惊全国的“南大刁爱青碎尸案”。环卫工在大井一巷发现装有尸块的黑色塑料袋,其中三根手指暴露了案件性质。警方随后在南大附近多个地点陆续发现被切割成2000余片的尸块,经拼接确认死者为南京大学失踪学生刁爱青。其尸体处理手法专业,内脏被水煮、骨肉分离干净,警方推测凶手或为屠夫、外科医生。
刁爱青于失踪前自称会见老家朋友,但调查显示无人赴宁。其社会关系简单,案件缺乏目击证据。警方对青岛路及南大周边展开地毯式排查,但未发现杀人现场。抛尸地点分散且涉及主城区,警方推断凶手可能骑自行车作案,但因技术限制无法锁定嫌疑人。
案件因证据匮乏陷入僵局,2008年网友“黑弥撒”的帖子引发广泛讨论,但网络猜测如重金属音乐纠纷、器官移植等均被事实推翻。尽管现代刑侦技术(如DNA筛查)在南医大案中奏效,但刁爱青案因尸体处理彻底、无生物痕迹遗留,至今未破。南京警方曾尝试招魂等非传统手段,仍无进展,此案成为刑侦史上的典型悬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