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玄宗在安禄山叛乱期间做出临阵斩将决策,诛杀高仙芝、封常清等宿将,导致平叛形势恶化。面对潼关二十万边防驻军的统帅空缺,玄宗最终启用中风未愈的河西陇右精锐边军将领哥舒翰,命其临危受命守潼关。哥舒翰凭借西北战功威望执掌兵权,但其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头衔引发杨国忠打压太子集团的恐慌。
将相权力博弈激化背景下,哥舒翰通过构陷朔方节度使被诬案清除政敌,无视杨国忠求情,暴露双方决裂。部将王思礼提出清君侧诛杀权臣策,主张除掉杨国忠,但被哥舒翰以“不可效仿安禄山”为由拒绝。杨国忠为自保,在灞上临时募兵防变,却被哥舒翰以统辖名义收编并处决其亲信。
随着河北战场压力减轻,潼关内部矛盾加剧。杨国忠为消除威胁,力劝玄宗命哥舒翰主动出击安禄山清君侧叛乱,意图通过胜败两种结果瓦解其势力。玄宗急于挽回威望,最终采纳建议,强令哥舒翰率军出关决战,彻底改变固守潼关的战略部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