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史之乱爆发背景
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,身兼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,以“清君侧”名义于范阳起兵,率十五万叛军南下。其原计划待玄宗驾崩后反叛,但因宰相杨国忠多次指控其谋反,并搜查其长安府邸,迫使安禄山提前行动。
唐玄宗的应对与部署
玄宗初闻安禄山谋反时,仍滞留骊山华清宫,仅派将领至河东、洛阳募兵防御。随后召见安西节度使封常清,任命其为平卢、范阳节度使,命其赴洛阳募兵抗敌。同时晋升朔方节度使郭子仪,调离安禄山本家兄弟安思顺。然而,河南、洛阳等地临时招募的士兵缺乏训练,战斗力薄弱。
叛军南下与唐军溃败
安禄山叛军势如破竹,沿途州县几无抵抗。十二月初二,叛军强渡黄河攻陷陈留,河南节度使张介然被俘处决。安禄山为报复长子安庆宗被杀,屠杀陈留降卒,转而西进攻打荥阳。守城唐军闻叛军号角即溃逃,荥阳失守,洛阳直接暴露于叛军兵锋之下。
战略困境与西北军调动
玄宗虽命高仙芝率五万中央军驻守陕郡,但主力西北军因距离过远难以驰援。朔方军虽为唯一具备战斗力的部队,却受限于山西布防,无法支援河南战场。玄宗设置的陈留、洛阳、陕郡三道防线,因兵力分散且素质低下,未能有效阻挡安禄山十五万精锐叛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