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禄山称帝后放缓攻势,因其奢靡享乐与河北叛乱。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早预判叛乱,暗中备战,加固城池并招募士兵。安禄山起兵时,河北多数郡县归降,唯有颜真卿坚守平原郡,悬挂唐旗,并向长安传递战报,获唐玄宗赞为忠义之士。
颜真卿联络从兄颜杲卿共谋反攻。颜杲卿因常山郡未备战被迫假降安禄山,但仍心向大唐。兄弟联手后,颜杲卿突袭土门关,智取战略要地,并活捉安禄山亲信,谎称朝廷大军将至,成功策动河北十七郡起义,拥兵二十万。
安禄山察觉范阳招降计划败露后,派史思明反扑河北。各郡新兵战力不足,起义迅速被镇压。史思明围攻常山郡,颜杲卿孤立无援,苦战六日城破被俘。面对安禄山质问,他痛斥其忘恩负义,最终惨遭虐杀,颜氏三十余人殉国。
两年后,颜真卿寻得侄子颜季明遗骨,悲愤写下《祭侄文稿》,控诉叛贼恶行,此篇被誉为“天下第二行书”。二十八年后,颜真卿面对叛臣李希烈时,以兄长颜杲卿气节自勉,拒降赴死,终年七十七岁。颜氏兄弟忠义事迹成为大唐抵御叛乱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