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件背景与首次犯罪
1955年,日本山口县发生一起离奇的氰化钾中毒死亡案件,大西克己的养父母被发现死于家中,现场留有疑似伪造的自杀遗书。大西克己盗取公司资金后失踪,其妻子因临产未能参与事件。警方怀疑案件实为他杀,但因凶手伪造身份且销声匿迹,调查陷入停滞。
身份伪造与连环作案
大西克己因原生家庭暴力虐待经历形成扭曲人格,成年后屡次参与暴力事件。杀害养父母后,他化名“藤田”逃亡九州,后为彻底伪造身份逃避追捕,谋杀北海道男子三浦昭夫并冒用其身份。1958年,他以“西田”名义诱骗有前科的佐藤,将其杀害并毁尸灭迹,试图掩盖罪行。
警方侦破与最终伏法
1958年,警方通过指纹比对确认东京居民“三浦昭夫”实为大西克己,其酒后闹事留下的指纹与通缉犯一致。被捕后,他供述所有罪行,包括氰化钾投毒、替身身份谋杀案等。1959年一审被判死刑,1965年执行。
案件启示与社会影响
大西克己的犯罪动机源于养父母暴力虐待经历,其扭曲人格驱使多次杀人并伪造身份。案件暴露了当时日本户籍管理的漏洞,而现代实名制普及有效遏制了类似犯罪。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影响及身份制度的完善,成为此案的重要警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