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5月25日,美国6岁男孩伊坦·帕茨在纽约曼哈顿独自前往校车站点途中神秘失踪。其失踪地点距离校车站点仅46米,校车站点距离短的特点使家人放松警惕,但这段路最终成为案件的关键。警方通过警犬追踪中断于暴雨中,错失重要线索,随后展开大规模搜索但无果。
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牛奶盒寻人计划应运而生。全美700多家牛奶厂商将伊坦照片印于牛奶盒上,利用牛奶盒寻人计划扩大传播,但因技术限制仍未能找到伊坦。关键证人提供苏打水购买线索,称伊坦失踪前曾计划用邻居奖励的1美元购买苏打水,警方据此调查但无进展。
嫌疑人何塞·拉莫斯因性侵前科进入警方视野,但因证据不足未被定罪。另一嫌疑人木匠因地下室翻新行为被怀疑,但搜查无果。案件停滞30年后,2012年佩德罗·埃尔南德斯被妹妹举报,其认罪细节显示他利用波多黎哥鹦鹉诱骗手段将伊坦骗至商店杀害,并抛尸垃圾场。
佩德罗最终于2017年被判终身监禁,案件告破。伊坦案推动美国设立全国失踪儿童日,以失踪儿童日设立纪念此案并提升公众对儿童安全的重视。案件揭示了早期儿童保护机制的不足,同时成为美国失踪儿童搜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