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世纪70年代末,日本海运业因三井与三菱的非理性竞争陷入混乱,中小公司大量倒闭。明治政府为整顿行业,推出兼并收购政策,鼓励有实力企业整合资源。住友家族抓住机遇,在广濑宰平主导下成立大阪商船公司,意图争夺海运霸权。然而初期因管理疏漏和船只落后,公司濒临破产。
伊庭贞刚临危受命接管大阪商船公司,实施改革:剥离广濑宰平的管理权,引入明治政府投资,并淘汰低效船只。凭借其早年司法制度改革经验和人脉,伊庭贞刚推动企业扭亏为盈,货运量跃居日本第二。其决策背后既有对家族商业扩张的远见,也受母亲“信义为先”观念影响。
广濑宰平虽退居二线,但为住友家族奠定资源基础,尤其是别子铜山开发支持工业化需求。伊庭贞刚的改革措施与明治政府工业化政策协同,使住友家族成功打破三井三菱垄断,成为新生代船王。这一历程既反映日本财阀依托政策扩张的模式,也凸显法治与资源整合对国家强大的关键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