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治及社会哲学的核心观点围绕“物极必反的社会现象”展开。文中指出,过度追求感官刺激(如五色、五音)或社会控制手段(如法令制度)会引发反效果,例如法令本为防贼,却因“法令之章的负面影响”导致盗贼增多。这种矛盾揭示了人为干预的局限性。
进一步讨论“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”,强调圣人治世需避免过度有为,主张通过“道法自然的哲学根基”实现平衡。例如,“天下神器不可为”说明强行干预易致失败,而顺应自然规律的“不治治之”反而能达成治理目标。这种思想与道家“取消治乱之源”的立场一致,主张以简朴、节制维持社会秩序。
最后,文本从宇宙观与社会进化角度分析,提出“社会制度反效果的成因”在于极端化。宇宙始于“无明”,社会进化则需在“无明”与“有明”间保持节制。圣人通过“知止”避免过度治作,防止发展达于极点而走向衰灭,体现了对“物极必反”规律的深刻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