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目

34-《第十九章:少私寡欲2》修养的方法,首先要做到存心养性,让心性回归自然

主播: 君道兮兮
最近更新: 3天前时长: 05:11
道德经—史上最全的道德经讲义
扫码下载蜻蜓app
听书/听小说/听故事
4.5亿用户的选择
节目简介

# 存心养性回归自然

# 减少私欲注重实质

# 天理与私欲不相容

# 圣人摒弃外在智谋

# 君主去除浮华政策

# 百姓秉持质朴本性

# 无为而治天下富足

# 真一精气炼成金丹

# 炼精炼气炼神方法

# 孝慈风气日益兴盛

修养的核心在于存心养性回归自然,通过摒弃后天杂念,使心性返璞归真。天理与私欲不相容,过度追求外物会导致内在缺失,因此圣人摒弃外在智谋,专注于内在实质的提升。这一理念强调减少私欲注重实质,以恢复未经雕琢的纯真本性。
君主去除浮华政策对百姓行为具有示范作用。若统治者崇尚朴实,百姓将自然秉持质朴本性,安于衣食起居的平常生活,遵循人际交往的本分。这种治理方式能抑制私欲萌发,促进社会和谐,使孝慈风气日益兴盛,甚至感化盗贼归于良善。
治国与修身理念相通,需以无为而治天下富足为根基。政令应以自身行动为本,通过内心纯净与精神保全,实现不依赖权势利益的治理。这一思想与道家修炼相呼应:若未明心见性,仅依赖后天精气,则无法融合真一精气炼成金丹
修行需从根源探寻关键路径,掌握炼精炼气炼神方法。内在实质的积累与外在虚势的舍弃相辅相成,既适用于个人修养,也贯通治国之道。通过去除智谋、仁义、利益的虚饰,方可达到内在充盈、外在简朴的圆满境界。

评论
还没有评论哦

该专辑其他节目

回到顶部
/
收听历史
清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