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长江三峡壁湾的奉节,是一座被诗歌浸润的“诗城”。这里曾是古夔州所在地,壮丽的三峡起点魁门石壁奇观与白帝城遗址交相辉映。李白笔下的“朝辞白帝彩云间”与杜甫“无边落木萧萧下”等名句,记录了两位诗人在此绝境逢生、感怀时局的千古绝唱。
作为盛名远扬的夔州诗城,奉节吸引了陈子昂、白居易、刘禹锡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吟咏。刘禹锡在此创作的竹枝曲调,将巴渝民歌融入诗歌,成为融合民间艺术与文人雅韵的典范。千年来万余诗篇的积淀,让这座峡江小城成为中华诗史的重要注脚。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船工文化,见证了长江航运的艰辛历史。这种由船工们创立的“一领众和”歌唱形式,既是劳动协作的智慧结晶,也是与自然抗争的生命赞歌。如今,邮轮汽笛取代了往昔号子声,但非遗川江号子与不朽诗篇共同铸就的城市灵魂,仍在灯火璀璨的魁门江岸回响。
从李白诗中的白帝城遗址到三峡起点魁门石壁,从杜甫的沉郁诗情到刘禹锡的竹枝新调,奉节的一砖一瓦、一江一峰皆承载着诗意。山河与诗篇的不朽对话,让这座长江三峡边的诗城永驻文化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