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茨海默病被称为“脑中的橡皮擦”,其病因与大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病理机制密切相关,导致记忆减退和认知功能衰退。我国《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》提出,到2030年将全面开展老年人认知筛查早期干预,完善老年期痴呆规范化诊疗机制,并通过增加痴呆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,为患者提供系统性支持。
新药研发领域取得突破,多奈丹抗注射液临床试验显示可减缓35%的认知衰退,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的重要选项。尽管存在副作用风险,此类药物通过清除淀粉样蛋白沉积延缓病程,为早期干预策略提供更多可能。科研人员持续探索不同方向的治疗路径,强调早诊早治对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作用。
临床实践中,患者若出现季节混淆、语言障碍或性格改变等症状,需及时就医。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指出,轻度患者可通过认知训练和药物治疗结合,延缓认知功能衰退。目前,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提升至30%,但仍需提高公众对规范化诊疗的认知。
家庭与社会支持是“记忆保卫战”的另一核心。通过非语言沟通技巧、情感回忆辅助工具及社区照护设施建设,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。广州、山东等地加速推进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及家属培训,体现多方参与记忆保卫战行动的实践成果。诊疗与照护体系的完善,为患者争取更多“记得的时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