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国以许诺魏国六城为条件,联合魏国共同伐齐以保全燕国。张仪试图破坏此协议,向魏王分析称,齐国若因畏惧齐魏三国联合而退让燕国土地,楚国将借此达成保燕目的,无需再履行对魏国的六城承诺。他警告魏王,若继续坚持伐齐存燕战略,不仅无法获得利益,还会与齐、秦结仇。
张仪进一步指出,齐国可能转而攻赵,夺取成丘并威胁魏国边境;楚国则可能借机扩张,占据南阳九夷及沛地。魏王若执意伐齐,其成果将受宋魏两国挟制:若战败则被赵国压制,战胜后也难以确保对燕国土地的掌控,最终利益归属仍依赖宋魏态度。
尽管张仪强调外交决策需权衡风险,但魏王未采纳其谏言。这一事件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间复杂的权谋博弈,尤其是楚国以虚诺拉拢盟友、齐国以退为进的策略,以及小国在列强争夺中被迫依附的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