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传统经典强调“实践为重的学习理念”,反对“浮夸作风的危害”。《弟子规》指出仅重视理论而忽视行动会助长虚浮风气,主张知行合一才能获得真实益处。这一思想在三国历史中得到了深刻印证。
马肃因才华出众受到“诸葛亮对人才的考察”,但因缺乏实战经验被刘备评价为“言过其实”。诸葛亮仍力排众议任命其为先锋,但马肃在阶亭之战中“违背军令战败”,导致“军事决策混乱的后果”。他擅自改变布防策略,放弃有利地形,最终使蜀军溃败,诸葛亮被迫退守汉中。
孔子在《论语》中提出“言行一致的古人智慧”,强调承诺需以行动兑现。马肃的失败揭示了空谈谋略而无实践能力的弊端,印证了“浮华无益”的警示。诸葛亮虽重视人才,但未能平衡才学与实干的要求,最终酿成战略失误。这一历史教训至今仍提醒后人:学问需扎根实际,方能避免重蹈覆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