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以奉天子之命讨伐为名,向孙权发出书信威胁,声称率八十万水军与吴地“会猎”,意图迫使孙权投降。孙权将书信展示群臣,引发朝堂震动,多数臣属因曹操“挟天子征四方”的政治优势和占据荆州水军“蒙冲斗舰”的军事威胁,主张妥协。长史张昭等人提出,曹操已控制长江天险,双方实力悬殊,应以“迎曹”为缓兵之计。
鲁肃在众人附和投降时沉默不语,借孙权更衣之际单独进言,指出群臣主张实为“误将军”之策。他强调曹操必不会给予孙权实际权力,而孙权若降则失去立足之地,唯有联合抗曹才能保全基业。鲁肃的“抗曹对策”直指孙权核心利益,与孙权“坐拥一方”的志向不谋而合。
孙权最终采纳鲁肃建议,驳斥张昭等人的“议降分析”,表明抗曹“大计”与自身战略目标一致。此举凸显孙权在“决断抗曹”中的独立判断,拒绝随波逐流,为后续孙刘联盟共同抵御曹操奠定决策基础。